电气工程学院赴企业开展“3+1”人才培养试点专项推进工作

发布者:钱轶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13

为精准服务新能源产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11月11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赴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3+1”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专项交流,双方围绕项目进展与阶段成果进行深入研讨。欣旺达设备部部长王雅各等企业代表,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杨超、项目班主任张红新及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交流。

王雅各介绍了实习学生的在岗表现。他表示,企业与学院共建的“全程导师制”为核心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实习生已深度参与动力电池智能化产线的设备维护、故障排查与系统优化等关键环节,展现出解决一线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其成长路径与现场工程师的岗位要求高度契合。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探索双元育人体系,在技术攻关与人才标准共建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契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骨干。

杨超表示,学院自2025年5月与欣旺达共建“3+1”育人项目以来,紧密对接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升级趋势,创新构建“教学—实训—上岗”贯通式培养路径,将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以智能化产线实战环境赋能实习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通过推动企业真实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内容,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联合导师,学院有效打通“实习—毕业—就业”一体化衔接通道。此外,“一企一生一策”课程置换与全过程管理闭环机制,为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系统保障。

交流期间,实习生代表分享了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动力电池产线优化与智能化运维的实践体会,表示通过系统训练已初步具备解决产线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导师对实习生表现进行逐一点评,并为其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现场还举行了企业毕业设计导师聘书颁发仪式,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进入更深入、更务实的新阶段。

“3+1”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是电气工程学院服务区域产业、深化职业本科内涵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双方共同构建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高效通道。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完善“双对接”育人机制,优化贯通培养模式,为区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会议场景


供稿:电气工程学院图/刘婵文/张红新编辑/李柳校对/审核/刘颖、杨超

返回原图
/